学生理应是“开学大扫除”主角
要厘清这一问题,首先应明确开学打扫的责任主体。《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提到,学校的主要任务包含“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育卫生条件”。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责任方,学校和教师应该承担好改善卫生环境的重要责任,不宜一味将任务变相转嫁给家长,使得责任旁落。
要厘清这一问题,首先应明确开学打扫的责任主体。《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提到,学校的主要任务包含“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育卫生条件”。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责任方,学校和教师应该承担好改善卫生环境的重要责任,不宜一味将任务变相转嫁给家长,使得责任旁落。
清单式”帮扶的直观意义,在于让就业服务延伸到离校之后,不断线、不打折扣。由高校组织辅导员、企业顾问等组成专业团队,为毕业生进行点对点指导,从简历投递到面试、入职都有跟踪与反馈。这种做法不再是以往“就业信息一发了之”“信息过载、指导不足”的状态,而是建立起类似“任务清单”的服务机制,确保每一名有需求的毕业生都能被纳入视野。
随着新学期的开启,又有一批学子走进大学校园。其中很多人将在学校调整优化后的学科专业开启崭新的学习生活。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是立德树人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怎么进行,备受瞩目。
日前,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省教育厅联合发文,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行为,明确提出所有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必须事先以书面形式告知学生家长,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提供服务并收费。
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南梁革命根据地核心展示园,一群年轻人戴上VR设备,瞬间穿越时空回到长征战场——子弹从耳边呼啸而过,战士在炮火中前行。这一刻,历史不再是书本上遥远的文字,而是可感可触的心跳与呼吸。今年8月以来,这里的一系列体验式、互动式红色主题项目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等六部门联合推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十大行动”的实施意见》,聚焦基础教育阶段,从实施课程体系筑基行动、教学模式革新行动、师资队伍支撑行动、教研生态优化行动、设施配置提升行动等10个方面,对高质量推进人工智能教育作出了系统部署。
近日从教育部获悉,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教育部启动第二期尊师惠师公益行动,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联合多家社会爱心企业,聚焦教师实际需求,提供专属优惠服务,并于近日在京举行签约仪式。
要紧紧锚定教育强国建设未来攻坚目标,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以钉钉子精神确保教育强国建设各项重大任务落地见效。要全面实施立德树人“一号工程”,扎实推进“五育并举”,大力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是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盛大节日。隆重举行纪念活动,共同铭记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正是要从伟大胜利中汲取奋勇前进的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终于不用靠运气抽室友了!”日前,四川城市职业学院2025级旅游管理专业新生李鑫在完成线上宿舍匹配后,在朋友圈晒出“旅游达人+健身盟友”的室友组合。李鑫体验到的正是四川城市职业学院面向新生创新推出的“宿舍爱好匹配系统”,让新生自主选择“生活搭子”。
近日,源于202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一项斩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金奖的项目“威速电驱——新能源车用高性能‘电机模拟器’领军者”的科研成果,成功孵化威速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创新成果也在多家公司得到应用,大幅缩短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研发周期。短短两年时间,这一成果已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应用,实现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刚刚过去的暑假,全国科技馆迎来参观热潮,“科学游”格外火热。家长、青少年纷纷走进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等场所体验科学的魅力。“科学游”为何火热?如何放大其教育价值,使之成为孩子的成长助力?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新学期即将开学之际,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体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低于2小时”“严禁‘拖堂’挤占学生课间时间”等硬性要求,引发关注。
新学期如期而至,各地各校早谋划、早行动,以全面、细致的准备工作,着力营造安全有序、温馨舒适且充满活力的开学氛围,通过筑牢安全防线、优化后勤服务、精心设计“开学第一课”等举措,为学生们开启新学期新征程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