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变革
当人工智能遇到职业院校,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记者从天津市教委了解到,近几年,天津职业院校纷纷行动起来,建设人工智能数字化教材,强化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积极与相关企业紧密合作,热情拥抱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当人工智能遇到职业院校,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记者从天津市教委了解到,近几年,天津职业院校纷纷行动起来,建设人工智能数字化教材,强化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积极与相关企业紧密合作,热情拥抱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人工智能(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产业生态,传统行业对“人工智能+专业特色”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为了抓住人工智能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机遇,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聚焦人才培养、紧贴社会需求,率先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改革。
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以师生为重点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面对数字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提升教师数字化意识、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的深层次数字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教师数字素养现状如何?如何培养教师深层次数字素养?围绕这些问题,本期专刊特编发一组稿件,敬请关注。
“体质强健十条”的核心在于面向人人、惠及人人,确保每名学生都能享受体育乐趣、收获健康。通过深化体教融合、刚性保障每日不少于2小时的综合体育活动,并依托三级竞赛体系激发内生动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身心基础。
在四川成都南三环与天府大道的交会处,天府立交桥每天汇聚不同方向的车流,是城市交通的重要枢纽。而天府立交桥再往南,四川天府新区的教育领域内,也有一座特殊的“立交桥”,会聚不同学籍身份的学生,培养送往最适合的方向。
4月27日,教育部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暨优化资源配置现场推进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部署推动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三年行动计划重点任务,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王嘉毅出席会议并讲话。
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怀进鹏首先代表教育部向全国广大少年儿童致以节日的问候。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和关心关爱少年儿童的成长,日前又专门致信祝贺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为新时代少年儿童成长成才指明了方法路径,是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引。
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法治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以下简称《学前教育法》)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已于2024年11月8日审议通过,并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学前教育法》的颁布实施开启了新时代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上周到幼儿园探访,正赶上大班孩子练习歌曲,孩子们随意地坐着、站着,手里挥动着闪光的小星星,投入地唱着《蒲公英的约定》《小美满》,那场景惬意而美好。这是他们为毕业季夜宿幼儿园的那个夜晚,准备的活动之一。
重庆市大足区海棠幼儿园外,一条泥泞的荒野小径上,一支“探险队”正冒雨跋涉。李老师突然蹲下身,指着一堆粪便惊呼:“看!野鸡的踪迹!”这个发现让团队瞬间沸腾。接着,扑棱棱,两只野鸡从茅草丛中飞起。“哇,太好玩了!”“孩子们一定会觉得很刺激!”
科学发现的逻辑,本质是科学家在探索未知世界时遵循的思维范式与方法论体系。科学史反复印证,这一逻辑绝非简单的“观察—结论”直线路径,而是“现象捕捉—假设生成—实证检验—范式迭代”的螺旋上升过程。当前,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正在进行着科学教育的有益探索,但仍有部分教师将这一过程理解为简单的知识传递。
在AI(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科学教师需要敏感地意识到,沿用牛顿和达尔文时代的实验工具和思维方式,已无法满足培养未来科学创新人才的需要。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视角对科学教育进行创新探索。
5月14日至16日,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武汉开幕。来自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负责人、国际组织负责人、驻华使节和知名高校校长等,共同探讨数字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共同展望智能时代数字教育的广阔前景。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作题为《携手迈向智能时代 推进教育发展与变革》的主旨报告。怀进鹏强调,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
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日前在武汉圆满落幕。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会上作题为《携手迈向智能时代 推进教育发展与变革》的主旨报告,报告深刻指出“这是一个改变底层逻辑、重塑教育生态的智能时代”。报告强调,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仅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还将改变传统社会分工体系,催生新的职业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