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培训课程变革
教育家精神统整的培训课程目标体系是具体可达、逐层深入、连贯完整的。所谓具体可达,是指教育家精神在培训课程中能够直观呈现、可测可达,如对知识型目标的达成应有清晰的表述。所谓逐层深入,是指应基于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依据教师发展的不同层级水平,由浅入深,逐级设定教师培训课程目标。
教育家精神统整的培训课程目标体系是具体可达、逐层深入、连贯完整的。所谓具体可达,是指教育家精神在培训课程中能够直观呈现、可测可达,如对知识型目标的达成应有清晰的表述。所谓逐层深入,是指应基于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依据教师发展的不同层级水平,由浅入深,逐级设定教师培训课程目标。
近日,教育部宣布卓越工程师首批2100多名专项试点硕士顺利毕业,其中67人以实践成果申请学位。此举呼应了今年1月起施行的将实践成果与学位论文并列作为申请学位答辩基本内容的学位法新规。这不仅是教育评价体系的局部调整,更是高校育人改革迈出的关键一步。
让教室成为学生的温馨家园。教室是学生共同学习成长的乐园。如何赋予一间教室生命意义,使其成为孩子们温馨的成长空间?班级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班级文化墙主要从解决班级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出发,张贴一些鼓励警醒类的标语,让它们成为指引学生航向的灯塔。
科学课程目标包含认知与情意两个相互依存的维度,前者包括科学知识、方法与能力等内容,后者涵盖科学态度、责任与价值观等内容。科学素养的系统培养,需做到认知素养与情意素养的辩证统一。然而实践中,情意目标常常被忽视。部分教师片面强调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课程内容的客观性与价值中立性,忽视了情意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在中央宣传部“三下乡”示范项目“千村万画”团队专业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分工协作,从墙面基础处理到线条精准勾勒,再到色彩的层层铺陈,一丝不苟地打牢艺术根基。经过数日的合力奋战,一幅气势恢宏、饱含深情的红色革命主题巨幅墙绘,在宁静的山村墙面上惊艳亮相。
紧扣《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的重点任务,一年来,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围绕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改革力度向“深水区”挺进。
“你们快看,我手指一划就能放大看细节,比在博物馆隔着玻璃看更清楚呢!”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开办的长沙市雨花区东澜湾社区“银发数字课堂”,居民王阿姨正在“百工之事工艺美术数字展厅”里“云游”。她轻点鼠标,随手“拿”起一件精美的釉下五彩扁豆双禽瓷瓶,展品的艺术风格、工艺技法等基础知识随之呈现。
如何避免校企“各管一段”?北方华创招聘调配部总监王松涛介绍,早在学生在校进行理论学习时,企业导师就已就位,对学生进行指导,并与高校共同开设研究生课程。在科研实践环节,将联合培养学生纳入北方华创应届生培养专项,对行业背景、基础技能等进行全方位赋能。
湖南省安化县东坪镇黄沙坪完小的操场上,四年级学生曾佳慧麻利地抽出七彩花绳,几个小伙伴立即围成圆圈,在翻飞的花绳间穿梭。这份久违的课间活力,源自安化县教育局推出的“规范办学行为年”行动。2025年,是湖南省安化县教育系统的“规范办学行为年”“队伍教育整顿年”和“安全管理年”。
在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落地实施的背景下,探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雷涯邻提出,要把思政课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断提高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
暑假期间,汛期、假期交织叠加,安全风险加大,各类安全事件易发高发。为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假期,现就做好2025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通知如下。
从教育部获悉,暑假期间,汛期、假期交织叠加,安全风险加大,各类安全事件易发高发,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通知,就做好2025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进行部署,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假期,明确要求严控暑期作业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