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2023年,我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9.83万所,学历教育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91.78万人——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突破。教育部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一组组数据背后,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合力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线
教育部决定自2024年起,将每年的5月确定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提升师生、家长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和素养,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质增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智慧校园,科技感满满
从一块黑板、一方讲台,到不断丰富的数字教育应用场景,当前,校园信息化建设正迈向应用融合创新的智慧校园新阶段。智慧校园具备怎样的特点?对提升教学质量、变革教育模式有何意义?记者走进一些学校,看新技术如何改变学习环境,服务学生全面成长。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能力显著提升
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推进会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实施十五年工作交流会9日在京召开,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拔尖计划”自启动以来,累计在77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布局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共吸引了3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
高举改革开放旗帜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在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方面,《决定》作出重要部署。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表示,一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决定》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
高校专业调整,透露人才培养新动向
正值高考招生录取阶段,专业选择成为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今年,24种新专业正式纳入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高考招生。与此同时,近期多所高校公示撤销部分本科专业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