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国际影响力 贡献更多中国教育智慧
国际影响力是教育强国的显著标志。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2024年,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从教育数字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全方位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为推动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国际影响力是教育强国的显著标志。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2024年,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从教育数字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全方位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为推动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教育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要回答好教育为谁服务、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根本问题。从进一步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出台,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夯实法治根基;
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成果转化则是其中的重要“传导机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前身为北京石油学院,创办于1953年,以清华大学化工系、石油工程系为基础,汇聚了天津大学、北京大学等部分师资组建而成,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为我国石油高等教育奠定了探索发展之基。学校一校两地办学,北京校本部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京市昌平区军都山南麓,占地700余亩;克拉玛依校区于2015年建设启用,位于被誉为“石油之城”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占地7000余亩。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全国首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校,同时也是教育部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1960年和1978年,学校先后两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设有研究生院和13个学院。
1952年,为响应毛泽东同志“开发矿业”的伟大号召,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应运而生。1970年迁校,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直接关怀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复办学。1987年组建中国地质大学,在京汉两地相对独立办学。2000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京汉两地独立办学。
在全社会热烈庆祝第四十个教师节的氛围中,全国教育大会9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担负起新的使命,不断谱写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教育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聚焦建设教育强国重大战略任务,发挥学术社团独特优势,坚持战略性谋划、系统性部署、创造性实施,增强服务大局质效,提升治学办会能力,在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中源源不断地贡献智慧和力量。
近年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开门办职教、开门建专业”,主动融入国家、地区重大战略,坚持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真情融合为起点,以服务贡献为核心,以互融共赢为追求,将职业教育改革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各环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推进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同频共振。
强大的思政引领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2024年,教育系统和各级各类学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思政引领力不断增强,“五育”并举新格局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