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养老服务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位置: 首页 教育动态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快速增长,养老事业提质扩容,养老职教加快发展,但养老服务人才量质同缺成为满足广大群众多元化养老需求的瓶颈。近日,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建立完善以养老护理员为重点的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体制机制,落实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完善职业技能评价,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必将有力打通养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育训结合、就业创业的堵点,笔者以为主要有3个方面值得期待。


  1 技能等级认定将有效改善养老服务技能人才紧缺现状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我国60岁以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4400万人,若按照国际标准推算,至少需要1300万名养老护理员、20万名专业护理人员。目前,我国仅有50多万名从事养老护理的服务人员,且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教育和培训。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是人才育训评价的逻辑起点。我国的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最早于2002年颁布实施,2011年进行了修订,2019年再次修订,将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由4个增至5个,增加“一级/高级技师”。


  此次的《实施意见》,对养老护理员等设有高级技师等级的养老服务技能类职业(工种)建立了“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并要求“将职业技能等级作为养老服务技能人才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推动建立与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相匹配的岗位绩效工资制”。


  《实施意见》提出,到“十五五”末,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养老护理员占比达到80%以上。这意味着养老服务行业“无证上岗”成为过去式,持证上岗成为行业标配。以养老护理员为突破口,全面设置和开展养老服务各工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将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技能人才成长阶梯,有效改善养老服务业就业环境和质量,增强养老服务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吸引力,养老服务业发展与养老职业教育同频共振,必将快速改善养老服务技能人才紧缺的现状。


  2 技能等级认定将推动养老服务技术与技能人才互认互通


  2023年民政部等12部门制定的《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首次对养老服务人才作出权威定义,并提出大力发展养老服务职业教育,稳步发展养老服务职业本科教育,加强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层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目前,教育部在《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中设置了医养照护与管理等15个专业,仅高职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2025年开办学校即达513所;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设置了护理学等10个相关专业,开设养老相关本科专业的院校已达300余所,涉老专业硕士和博士点也在不断设立。《实施意见》提出的“以养老护理员为重点,对从事养老服务技能类职业(工种)的技能人才实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为搭建职业教育纵向专业立交桥以及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横向专业立交桥提供了保障。


  2020年,养老护理员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转为由用人单位、第三方评价机构等自主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各职业院校大力推广由教育部牵头、行指委指导、相关行业协会和企业研发的证书。中国社会福利和养老服务协会、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等共同牵头开发了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该证书成为首批教育部5个“1+X”证书之一。


  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研究建立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制度,规范养老服务领域职业设置,提高养老护理职业吸引力。建立健全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转换通道,构建与技能等级相衔接的技能岗位评聘制度”。民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设置了“健康照护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长期照护师”“医疗护理员”等职业(工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健康照护师等职业(工种)纳入职业技能培训需求指导目录。


  《实施意见》指出:“民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拓宽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支持高技能人才参加相关职称评审和职业资格考试,鼓励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搭建两类人才成长‘立交桥’。”目前,江苏省已在全国率先开展养老服务专业技术职称评聘试点。科学系统地开展养老服务系列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必将有效推动养老服务技术与技能两类人才之间互认互通,为技能型人才成长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3 技能等级认定将有效推进养老服务技能人才培养方案落细


  《实施意见》要求,“民政部门要根据养老服务领域职业结构变化,及时研究申报新职业新工种。民政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结合养老服务行业人才培养需求,及时组织制修订养老服务领域职业(工种)国家职业标准,加强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训教材开发和试题库建设”。


  建立新“八级工”模式,系统开发并实施养老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能够有效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及时开发的技能模块、行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能够为行业企业提供有效的人才供给。专业、课程、教材、教师和基地“五金”新基建基座得以夯实,人才培养方案得以落细。随着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进一步优化,将会促进养老类专业培养质量更优,吸引更多的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养老服务技能和从事养老服务行业。


  贯彻落实《实施意见》需要政行企校研用多方通力合作。《实施意见》对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设立了8个职业技能等级(岗位),但目前还仅是原则性表述,具体标准的制定尚需投入大量工作。此外,智能化考核、国际认证衔接、复合型技能要求、岗课赛证融通等也要在后续工作中进行充分考虑,最终推动建立高水平现代养老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国家资历框架,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畅通养老服务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头像
“商”“人”一体培育现代商务人才
« 上一篇 2025-05-27
“四新”打通模特人才发展通道
下一篇 » 2025-05-27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教育快讯

热门文章

点击排行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