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教育强市建设的青年先锋力量
党组织领导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改革进程中的“萤火微光”、如何在备课组管理中践行“教育家精神”、如何在学校研究型课程中“为了每个生命蓬勃生长”、指向创新人才培塑的科学教育……近日,江苏省泰州市教育局举办“教育强市青年说”活动,市、市(区)两级教育部门和市直属学校63名青年同志交流展示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强市建设的思考。
党组织领导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改革进程中的“萤火微光”、如何在备课组管理中践行“教育家精神”、如何在学校研究型课程中“为了每个生命蓬勃生长”、指向创新人才培塑的科学教育……近日,江苏省泰州市教育局举办“教育强市青年说”活动,市、市(区)两级教育部门和市直属学校63名青年同志交流展示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强市建设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守正创新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守正与创新犹如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相互作用、相得益彰。要深刻理解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准确把握守正创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产教融合作为破除教育与产业系统体制机制障碍、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关键路径,已成为地方高校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着力点。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了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深刻阐述了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就必须深入理解教育的“三大属性”,即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
一段时间以来,多所高校陆续宣布拟撤销本科专业布点的消息,政府多部委联合发布专题性的改革方案,各类媒体持续跟进报道。本科专业调整优化俨然从一个相对专业的教育议题扩展为社会公众话题。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今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明年经济工作。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为做好明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记者今天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为期两个多月的2024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秋季活动圆满收官。活动期间,线上线下共举办2.3万场招聘会,发动54.1万家用人单位,提供岗位信息1032.8万个,参与求职毕业生1061.6万人次。
12月20日综合消息 “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及时关注天气变化,注意防寒保暖,做好个人健康防护……”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开考前夕,教育部密集发布考试提醒,不断为考生增添信心和底气。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系统部署,强调“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持续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格局性变化。
日前,教育部公布202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快报。快报显示,2023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64595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50433亿元,比上年增长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