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提升玻璃工业原料利用率
日前,由南京财经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韩伟团队自主研发的玻璃套裁优化算法及成套应用软件以95%的平均利用率打破国外软件垄断,为我国玻璃工业原料利用及智能化转型取得重大突破。
日前,由南京财经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韩伟团队自主研发的玻璃套裁优化算法及成套应用软件以95%的平均利用率打破国外软件垄断,为我国玻璃工业原料利用及智能化转型取得重大突破。
我国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于2022年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并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明确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发展方向。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本文总结过去三年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实施成效,展望未来三年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发展图景。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教育,不能把最基本的丢掉”。人工智能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显得更加重要。
教育信息化时代,电子屏幕已经成为教室里的标配。与黑板相比,电子屏教学的优势毋庸讳言:地理课上,洋流运动通过动态演示变得直观立体;化学实验中,微观反应在屏幕上清晰呈现……教师依靠粉笔与嘴巴解释不清楚的,有了电子屏幕就可以轻松搞定。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重地,在传授技术知识时,需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与守法准则。无论是课程设计的革新,还是法律意识的强化,最终目标都是让大学生明白技术的价值不在于其本身的高深,而在于能否为人类福祉提供正向推力。唯有手握技术的年轻人既懂科技创新又明善恶边界,将法治思维贯穿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方能在创新与伦理的平衡中,让技术应用向有益的方向发展。
教育改革最怕“一哄而上、虎头蛇尾”,也怕“政策到校、动作不到人”。如今,家长对作业改革的期待更趋理性——不再满足于“作业少”,而更关注“值不值得做”;不再只看“有没有动作”,而更在意“是否真正落地”。
近年来,短视频行业蓬勃发展,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然而,恶意营销乱象却如附骨之疽,破坏网络生态,甚至带来网络空间系统性的价值危机。近日,中央网信办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这不仅是对虚假摆拍、信息造假等表层乱象的清理,更是对网络空间价值导向的深度纠偏与重塑。
据媒体报道,随着MBTI性格测试持续风靡,很多人开始通过这项测试来增进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项性格测试却成为一些用人单位招聘时的“标配”,一些求职者更是因此被拒之门外。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了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为什么要建设教育强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政立院区以其“无围墙”的设计亮相,吸引了广泛关注。与传统的大学校园不同,这个新校区位于上海市杨浦区,镶嵌在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间,周围并没有明显的围墙或校门。
两位学者入选全球前0.05%顶尖学者榜单,多位教授荣登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两名学生荣获2023—2024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近日,东北石油大学发布了一连串的喜讯。多年来,该校立足“行业地方性、应用研究型、办学国际化”定位,旗帜鲜明走好产教融合发展之路,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探索出了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日前,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并更新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对此,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就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一个人走上教学工作岗位,并不必然具备强大的读书能力。根据笔者的观察,相当一部分教师读书能力有欠缺,需要开展读书的自我教育。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开展读书的自我教育、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率?笔者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提出六条建议。
技术进步与社会转型的双向互构,为数字化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带来了重大历史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
近年来,河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谋划实施“1+4”教育综合改革,教育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对此,记者专访了河北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