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能放任速成式“证书”扰乱非遗传承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为了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具有严肃性、庄重性与法定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对非遗传承人的认定对象、范围、程序和管理等作了具体要求,也对非遗传承人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法律界定。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为了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具有严肃性、庄重性与法定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对非遗传承人的认定对象、范围、程序和管理等作了具体要求,也对非遗传承人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法律界定。
2024年7月,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宽敞明亮的贵宾楼大厅里,14名少年围成半圆,为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并应邀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习近平主席用中文演唱《歌唱祖国》。“长大后我想去中国的清华大学读书!”孩子们欢快地向习爷爷讲述自己的“中国梦”。
马兴瑞在致辞中指出,在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和中亚五国元首一致同意,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举办此次会议,是落实峰会成果的具体行动,必将有力促进各国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习近平主席和中共中央作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制造强国等战略部署,要求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通知》指出,设立县中头雁教师岗位,由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素质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组织协调能力突出的县中优秀教师担任,支持鼓励他们建立工作室,搭建交流成长平台,成立县域内学科专业发展共同体,开展有组织科研,创新教育理念,钻研教学方法,辐射带动县中教师队伍建设。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凸显教育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的战略先导和基础支撑地位。今年是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是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教育强国建设从谋划布局转向全面落实。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教育部党组对抓深抓实直属高校开展学习教育高度重视。本报今起陆续刊发12所直属高校学习教育一线动态,围绕深学细悟、分层分类、联学共建、研究阐释等重点主题,全面展示直属高校在推动学习教育同落实教育强国建设重点任务深度融合方面的创新举措与显著成效。
会议指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当前,围绕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部署,聚焦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综合改革试点,各项工作正在倒排工期、压茬推进,时间紧、任务重。教育舆论宣传工作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强大思想武器,一体统筹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更好担负起为教育强国建设凝聚发展共识、汇聚磅礴力量、传递科学理念的重要使命。
从智能设备的迭代发展,到数字资源的广泛升级,再到团体标准的规范应用,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正在扎实推进中。“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各试点学校已上报200余例救人事迹。急救教育为社会锻造了一支敢救、会救、善救的队伍,他们遍布祖国各处,已经成为守护生命的星星之火。”
回首来路,载誉而归的方晓敏希望能够以“归零”的心态重新出发,她说:“教育改革的新征途上,我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以破局创优的锐意,挑起肩上的责任与担当,以劳模精神为旗帜,以匠心育人铸师魂,奋力跑好教育强国的接力赛,书写属于教育人的光荣与梦想!”
如何在这座承载“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未来之城,实现一所新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凭着对基础教育的深层研究和丰富的办学经验,陈晓辉提出了建一所“与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相契合的现代化精品学校”的办学目标,倾心打造具有“未来之城”气质的“未来教育”。
学校与企业共建“一体化课程”,把知识点转化为任务点,每个任务点的教学实践评价由校企一起完成。任务点共分配到3个学习阶段——课堂实训、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由专任教师、企业师傅和客户根据学生的任务完成质量打分,形成学生学习与企业实践的全过程评价记录和较为客观、完整的学生岗位胜任力评价。
4月25日至27日,第8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以下简称“教装展”)在天津举办。本届教装展以“人工智能引领教育装备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紧密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目标,聚焦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路径,从顶层设计、趋势解析到实践应用三大维度,全方位展现人工智能为教育装备带来的“智变”。
中亚是亚欧大陆的中心,处在联通东西、贯穿南北的十字路口。把时间轴再拉长一些,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使者张骞推开中国同中亚友好交往的大门。千百年来,中国同中亚各族人民一道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兴起和繁荣,而今又真切感受着“一带一路”的强劲脉动。
作为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关键着力点,平台将一颗颗散落的珍珠连缀成串。3年来,国家智慧教育“四横五纵”平台资源布局不断完善,围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四大领域和德智体美劳五大板块建设汇聚精品资源。从最初的“三横三纵”资源服务格局,到如今的“四平台、一大厅、一专题、一专区”架构,“让教育教学从大规模标准化转向个性化、智能化,让每一名学生拥有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案”的美好愿景正在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