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生活-知天下

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趣味生活百科小知识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把握规律 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构建自主培养体系,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支持,是推动高等教育从规模增长到量质齐升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是坚定中华民族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强大保障,更是建设教育强国、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劳动教育与美育双向奔赴

在“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实践体系当中,美育与劳动教育不是“德智体”的补充和配饰,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言,这两个维度的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五育”并举不仅要求“德智体”与“美劳”的深度融合,同时也呼唤“美育与劳动教育”的双向奔赴。

构建学前教育趣味体育课程体系

将学前专业领域项目如幼儿体育游戏活动等融入体育课程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近年来,金华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结合自身条件,积极探索融入专业特色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构建起以趣味体育活动课程为特色的课程体系,提高了育人效果。

不断提高小学多科教师培养水平

从世界学术界来看,小学教师究竟全科好还是分科好,一直是有争论的。分科教学基本实行科任制,主张分科教学的人认为,分科有助于增进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有助于深化学生的学科本质理解,有助于强化知识的绝对本体地位。

国际化引领新时代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迫切需要培养越来越多的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人才。

创新人工智能时代美术师资培养模式

当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以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以下简称“AIGC”)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演进,呈现迅猛发展之势,已引发千行百业的变革。其中,AIGC在艺术创作与教育教学领域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也推进着美术教育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数智化趋势日益凸显。

利教便学 稳中求进

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语文修订教材的变化,总体可谓“大稳定、小调整”。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和适宜性体现得更加到位,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更契合一线教师的教学需求。

不断开创建设教育强国新局面

2月24日,教育部召开2024年年终总结会,围绕2024年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编制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情况等,总结进展成效,分析形势问题,着眼未来三年研究谋划2025年工作思路和任务举措。

教育部部署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通知明确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总体要求。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满足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二是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人工智能引领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生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技术、社会的关系,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部召开2024年年终总结会

12月24日,教育部召开2024年年终总结会,围绕2024年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编制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情况等,总结进展成效,分析形势问题,着眼未来三年研究谋划2025年工作思路和任务举措。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主持会议。机关各司局逐一发言汇报,直属单位作书面汇报。部党组成员结合分管工作进行点评发言。

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推进会召开

12月25日,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推进会在京召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科学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对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

弘扬教育家精神 培养造就高水平教师队伍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深刻阐述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教师队伍、怎样建设教师队伍等重大问题。

培训小“支点”撬动乡村教育大变化

位于山东省高密市东南端的柴沟镇土庄小学,是一所由4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合并来的农村小学,合并后仅有115个孩子、21名教师,教学质量也一直在全市倒数徘徊。面对资金、生源、师资等多方面的压力,让乡村学校好起来、美起来应该先从哪里入手?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