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高中“一盘棋”发展的常德探索

位置: 首页 教育动态

  “我们全市不仅实现了高中双休,而且全市高中统一了作息时间,改变了各校过去起床、就寝等作息时间五花八门的状况。”在高中实施双休备受关注的当下,日前,湖南省常德市教育局相关负责同志这样告诉记者。


  今年3月,常德市教育局就落实双休这一政策,专门召集全市各高中学校负责人开了一场座谈会,大家不仅一致赞同要落实双休,还就规范全市高中作息时间、早晚自习达成共识,并由市教育局下发了规范性文件。


  这是常德市探索建立高中阶段教育市县结合管理体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坚持市域统筹、系统谋划,“一盘棋”推动高中阶段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市县中呈现出“优质多样、特色发展、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确保县域学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高中教育。


  统筹机制:


  市县两级实现“一盘棋”


  走进总投资6.4亿元、占地275亩的汉寿县一中,只见现代化建筑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学校党委书记胡浩感慨地对记者说:“学校搬迁是县里的‘龙头工程’,是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它让学校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像汉寿县一中这样,常德市每个县(市、区)都实施了“龙头工程”,全市先后投资30多亿元,对高中学校进行新建或改扩建,高标准迁建桃源县一中、石门县一中、临澧县一中、安乡县一中等5所县一中,高质量整合9所农村高中,一所所现代化、有特色的县域高中竞相涌现。


  “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对高中教育的全面规划、整体布局和理性定位。”常德市政府副市长周代惠说,近年来,常德市委、市政府把县中发展作为基础教育的“龙头工程”、乡村振兴的“筑基工程”、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工程”来抓,全面加强市域统筹,突出“一把手抓教育”,“市县大兴教育的氛围十分浓厚”。


  为何要加强市域统筹?在周代惠看来,这既是县域高中改革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在新形势下,单靠县级力量,已难以破解县域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必须在更高一级层面,推动资源优化配置、政策协同发力与区域教育生态重构”。


  因此,常德市委、市政府一方面加强工作统筹,在强化领导重教、常态专题议教、精准联校支教等方面持续发力。近3年,常德市县两级党委政府聚焦用地保障、资金投入、师资建设等关键问题,专题研究县中建设议题达52次。全面推行党政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全市公办县中都明确了一名县级领导牵头负责,与学校结下“教育亲戚”,当好“坚强后盾”。另一方面,加强规划布局统筹,在优化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实施帮扶共育等方面出台了系列政策,要求每个县(市、区)高标准建好每所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协调推进农村高中进城,推动全市普通高中整体发展。


  “加强市域统筹,不是‘上收权力’,而是通过市县结合体制改革,以制度优势激活县域学校潜能。”常德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朱文红说。


  资源配置:


  合力破解县中发展难题


  “下面有请23个班的班主任依次抽签……”7月14日下午,记者在临澧县一中采访时,刚好碰上了该校新一届高三阳光分班。“我们严格按照学生成绩、性别均衡分班,今年是第四个年头,这为教师、学生提供了更公平的环境,师生劲头普遍更足了,为我们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校校长酉世明告诉记者。


  临澧县一中是常德市统筹招生分班的一个缩影。为遏制恶性竞争,促进教育公平,常德市在湖南省内最早推行属地招生政策,严禁跨区域招生,禁止市县之间争抢优质生源,7所市直高中的招生严格控制在城区范围。


  各县(市、区)一中招生实行“指标到校”政策,将招生指标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坚持“一校一线”录取,严格招生纪律,杜绝打招呼、递条子、开后门,坚决遏制“掐尖”等招生乱象,营造公平公正的教育生态。同时,推动分班由“掐尖分等”转向平等均衡,确保各班学生在学业基础、学习能力、性别构成上大体相当。


  除了在招生上坚持“一盘棋”,常德市还着力在师资、硬件等方面破除县中发展瓶颈。以编制为例,该市近年拿出504个编制,建立编制周转池,优先保障县中用编需求,最大限度地赋予学校用人自主权,全面推行县中招聘教师提前校招、当场面签等制度,打通教育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近3年支持县中自主招聘教师1201人。“在高中阶段学校普遍缺编的背景下,市里的编制周转池为高中师资队伍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鼎城区一中校长蒋金海说。


  在办学条件改善方面,该市累计投入20多亿元,增建教学用房、改造运动场馆、添置教学设备,建成7所县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项目”,实现普通高中大班额全面清零、教室智慧终端全覆盖。积极化解县中债务,全市累计化解县中债务8亿多元,让学校轻装上阵、安心办学。


  内涵提升:


  市县共同驱动质量变革


  今年1月,在常德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上,汉寿县二中出人意料地拿到了2024年常德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奖第一名。“二中只按文化成绩来说,应该是拿不到的。”曾担任该校校长的肖文敏说,但常德坚持综合评价,“给予了学校极大的动力”。


  肖文敏所说的综合评价,是指《常德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细则》,该细则包括学校管理、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三个维度12个要点,实行德智体美劳全面评价和“从入口看出口、从起点看变化”的“增值”评价。常德市教育局每学年对全市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进行一次考核评价,召开质量讲评会,发布考核评价结果。


  在常德,有一个为人所熟知的故事:有一年,一所省示范性高中11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但在考核中,居然没能排进前三。一位校长说:“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但事实确实如此,给我们带来很大触动。”


  “我们从不单纯以文化成绩考核高中学校。”常德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覃道勇说,10多年来,通过评价“指挥棒”,让“不为高考,赢得高考”成了常德教育人的广泛共识。


  在常德,说到高中教学质量实现整体提升,不能不说到常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无论哪一所高中,都对这个单位交口称赞。“市教科院是常德高中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引擎。”蒋金海表示。


  10多年来,常德市坚持以教研改革强内涵,建立了一个综合实力强劲的常德市教科院。该院每个学科设1个市级教研基地,每个学科组建了10人左右的市级学科教研核心团队,引领着全市教研工作高质量开展。据不完全统计,该院教研员平均每年下校指导53天,听课评课316节。


  在业务统筹上,常德市建立普通高中结对帮扶机制,采取区域内和区域外相结合、“一帮一”与“一帮多”相结合,组织11所优质高中结对帮扶16所薄弱高中,促进优质带动、共同发展,建立一批普通高中发展共同体,实现成果共享、共同提升。

市县高中“一盘棋”发展的常德探索 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头像
14个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巅峰对决
« 上一篇 2025-08-09
在水利工程一线练就实战本领
下一篇 » 2025-08-09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教育快讯

热门文章

点击排行

目录[+]